当前位置:首页 > 最美天使 > 文章详情

新闻资讯专访 | 滨海古园总经理林毅:我们不宣扬土地紧张

原创文章 身心灵 2015-12-26 7538人阅读

  

滨海古园总经理 林毅

   2015年12月22日,冬至,一年中墓园客流量最大的几天之一。下午两点,在滨海古园(上海市首家国营公墓,创建于1985年)一品园办公楼前,见到了手持对讲机从墓区步行过来的林毅先生。问他今天忙吗?答:“从早上6点到现在就没歇过。” 

   冬至集中落葬压力大

 
1.一空网:今年冬至滨海古园接待情况如何?
林毅:截止下午一点,约66000名入园人流、6000辆车流,比我们预期增加70-80%。不过总体平稳有序,交通未出现短时大面积涌入。墓园内部,由于大多数市民传统观念还在,集中选择冬至这一天落葬,尤其是上午。按照预约登记,6点-11点半五个半小时左右,总共下葬近1300具遗体骨灰。

 

2.一空网:与去年同期相比,有什么变化吗?
林毅:喜忧参半。
喜的是,上海市民政局倡导“错时祭扫、错时落葬”,从11月起,就有市民响应号召提前来墓园落葬或祭奠先人。此外,市民祭扫和落葬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。虽说传统焚烧祭品一时无法完全杜绝,但鲜花祭奠搭配适量焚烧祭品得到推崇,而且越来越多的市民祭扫完毕后,会自觉把垃圾打包送到指定地点。
忧的是,传统冬至落葬风俗在上海比较普遍,大家都选择这个时间,不仅给客户自己造成不便,也给政府交通管理带来压力。至于我们墓园,短时间要保障每户完美落葬,压力较大。

 

每天收费1元的“6+1”祭扫服务

 


3.一空网:2015年滨海古园为市民干了哪些实事?
林毅:滨海古园企业使命是“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”。第一,我们不仅在墓园环境、物业管理等方面不遗余力的投入,而且选择优质服务方进行培训,以适应墓园服务。第二,配合民政部推行节地生态葬式,推出适合产品;配合宣传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倡导的6个扫墓节日(清明、冬至、上元节、端午节、中元节及殡葬中心创立的祈圆节),实现错时祭扫。第三,我们倡导“家文化”,希望市民共同参与墓园管理,让这里成为安葬、缅怀故人和传承家庭文化的重要场所,同时我们也推出了“6+1服务”以及“家庭葬”等和“家文化”息息相关的服务产品,让市民真正参与进来。另外,“家文化”也是明年滨海古园成立30周年的重大事件。

 

4.一空网:除了节日祭扫,滨海古园还提供其他服务吗?
林毅:今年8月起,我们推出365天每天收费1元的“6+1”祭扫服务。家属若无时间亲自祭奠先人,可委托我们进行服务。“6”即是前面讲到的6个节日,“1”是由家庭自定,如故人生日、祭日,夫妻结婚日或对孩子有意义的日期。之所以有这个“1”,也是希望家属有机会缅怀和先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。另外,我们也希望根据需求来打造个性化服务,这是互动的,需要家属参与进来,提供素材。


5.一空网:对此服务,客户接受度如何?
林毅:海归人士,子女在外的,或有一定文化条件、经济基础的家庭,会选择尝试尝试。其实每户家庭一天只需一块钱,是非常值得的。

 

“传统墓地价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”


6.一空网:滨海古园目前推出的环保绿色公墓有哪几种?
林毅:2008年至今,我们着手墓园墓型建设的进一步小型化,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,如今95%的产品已达到民政部规定的节地生态葬式。大型墓园更像花园,不再阴森森,这儿就是先人的家,一个绿色盎然的家。


7.一空网:目前销售的主流墓地是什么规格?售价多少?
林毅:大多数市民接受传统的,能够保留骨灰盒的、有立碑的墓型销售占到70%。再就是艺术墓,又分为指定好的成品艺术墓以及根据要求量身定做的个性艺术墓。另外就是现在越来越能为市民所接受的节地葬,节地葬包含环保葬、草坪葬、树葬和壁葬,上海市海葬纪念馆也在我们墓园。
不同的墓型、配置、环境、文化,对应不同的价格。像最便宜的普爱苑,骨灰放在可降解的骨灰坛中埋入土壤,十年才880元。保留骨灰盒的,便宜一些的,2-3万也有。最主流的,占地1-1.2平方的传统中式墓,售价15万元起。

 

8.一空网:你觉得墓地价格高吗?
林毅:土地,建墓材料,必要的人力成本,若干年的维护成本,设备管理投入,税收,共同构成墓地的价格。其中土地是制约墓价的最重要因素。我们滨海古园是企业,所有产品的价格,都跟市场上其他相似规模的墓园接近。可能有些市民觉得墓贵,其实不然,毕竟是一次性收费,墓地不可易手,墓穴价格中也含有所有配套。我们墓园周边的服务设施,是按照3-5年左右峰值的服务量来配备,如停车场,这些设施需要一次性投入。传统的墓地价格越来越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,但政府倡导的新型节地葬式价格不一定高。

 

9.一空网:网上有人高呼“死不起”,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
林毅:不存在死不起,政府肯定保障死得起。我们的瓶颈是政府倡导的叫好不叫座。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改变自己不改变,这就很难推进。像我们的普爱苑,880元十年(使用年限),加上十年管理费,1180元,还赠送高雅庄严的集体落葬仪式,但选择比例始终很低。死不死得起,每个人应该考虑:我应该为死得起、葬得起做些什么?考虑为后代留下什么资源?所以还是回到前面我们说的土地循环。每个人都要作出贡献,从我做起,从主动了解做起。

 

“我们不宣扬土地紧张”



10.一空网:滨海古园还有多少后备殡葬用地? 
林毅:120亩左右,相当于一些小型墓园的全部面积。根据民政部最新发布的《节地生态指导意见》,政府已明确提出土地循环利用的意见,我们不断做一些精致小巧的墓来响应土地的循环利用,滨海古园从来不宣扬土地紧张,没有必要引起社会恐慌,如果大家都能接受“节地葬”“家庭葬”等循环利用的葬式,土地就不再是问题。明年是古园三十周年,按照现在的每年4亩的消耗量来看,古园“一甲子”完全没问题。

 

11.一空网:什么是“家庭葬”?
林毅:家庭葬,是指一个家庭有一座墓,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葬,是在可利用和规定的面积内在70年的使用过程中合理增加安葬故人。比如我们的先辈,以前以骨灰盒的方式埋葬,现在以生态葬骨灰入土掩埋;近期的故人,情感上不能接受,以骨灰盒暂时保存。这样家庭墓就循环起来了。

 

12.一空网:家庭葬有哪些好处?
林毅:有三个好处。第一,充分节约土地。第二,可对墓穴的建筑施工工艺进行改造,以符合十年二十年后的需求和审美。第三,我们担心对先人祭奠的传统行为,几代人后会逐渐淡化。通过家庭墓的方式,希望后辈充分尊崇中国传统礼俗去祭奠,不要遗忘。

 

13.一空网:明年滨海古园的重点工作方向是什么?
林毅:第一,做好基本客户服务,不遗余力宣传错时祭扫,减少社会成本投入。第二,明年是滨海古园建立30周年,我们提出两个“yuan”字。第一个“源”,我们这儿安葬的是故人,是每个家庭的源头。第二个“缘”,我们跟客户由于故人结缘,怎么续好后续缘是我们重点思考的方向。希望大家共同参与到“家文化”建设中,共同谱写滨海古园31年的开始。


点赞
79人已点赞

更多精彩文章